王士魁教授课堂实录
原文刊载于《歌唱艺术》2023年第1期
王士魁,声乐教育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科研课题“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全国多所艺术高校特聘教授和特约专家。
王士魁教授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学术带头人,从事声乐教学三十余年来,一直默默耕耘,在继承、发扬金铁霖声乐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声乐教学理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如许红霞、金婷婷、林林(彝族)、黄训国、吴俐智、李扬、王紫菲、乔丽拜(维吾尔族)等。王士魁教授认为声乐教学主要包含“声”(声音技术训练)与“乐”(作品艺术呈现)两大范畴。前者是基础,侧重于共性;后者是目标,亦是个性的体现。而良好的演唱,必须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与统一。以下是王士魁教授课堂教学内容的节选和相关教学理念的探讨。为便于阅读,下文中授课教师简称“师”,学生(均为女高音)简称“生”;“课后总结”部分,王士魁教授简称“王”,采访者简称“邹”。
一、声音技术训练
(一)建立“歌唱通道”是技术训练的核心
王士魁教授在课堂教学中,将“u通道”的训练作为整个声音训练的主体。课堂上最常用的练声曲,包括级进下行音阶练习、八度跳音练习、琶音跳音练习、换字练习等,均是搭配“nu”(努)进行演唱。以下列举两个教学片段。
1.下行音阶“通道”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从小字二组的c起,半音上行至小字三组的升c,再下行至小字一组的c)
师:(示意停)练习“u”母音的时候,可以用打着哈欠的感觉唱“nu”,喉咙里面要充分舒展,嘴既要打开又要放松。唱“u”母音容易获得低喉位,但歌唱通道的建立仅有低喉位是不够的,还需要“挂”上头腔。所以,我们在“u”前面加一个辅音“n”,就是为了找到哼鸣的感觉。练习的时候,注意上面要“哼住”,在“哼住”的基础上嘴巴放松,不能“把着”,否则气息落底不够,呼吸就高了。呼吸一高,就等于把乐器内部的空间压缩了,所以永远要“叹着唱”。也就是说,既要有高位置和深呼吸,胸腔还要吸开。要做到“上哼”“下叹”“中间开”(胸腔吸开),而且“哼”“开”“叹”要在一条线上;纵向的拉开与横向的吸开形成的“十字架”,既要舒展,又要稳定。
2.八度音程“通道”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从小字一组的c起,半音上行至小字二组的b,再下行至小字一组的c)
师:(示意停)首先,(歌唱)状态要走在声音的前面,呼吸要深、喉咙要打开,准备好了再出声。注意,低音往高音跳进的时候,要把第一个低音唱好。不仅要做到“哼、开、叹”,嘴巴要张开,两边(指“哼”与“叹”)要搭住劲儿,到高音时保持住状态,尤其是喉器要稳定。嘴巴永远是放松的,如果嘴巴紧,声音就进不了通道。随着音高的上升,精气神和气息压力都要成正比增加,要“挂”住哼鸣,果断一点,这样高音才能出来。
课后总结
邹:王老师,您好像特别重视“u通道”的训练,这条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王:是的。歌唱的基本功,从声音上讲主要是对声音质量和歌唱能力的训练。声音质量包括优美的音质,高低音区声音的统一性、通畅性等;从演唱能力上讲,不仅要有较宽的音域,声音还要灵活,要能高能低、能强能弱,包括完成连音、断音、跳音及八度大跳音程等。总之,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演唱作品时才能得心应手。我的声乐教学中,声音训练的核心主要是歌唱通道的训练,特别是“u通道”的训练。“u通道”也叫“后通道”,中外声乐界前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唱“u”母音时喉器位置最低,更有助于呼吸的上下贯通。所以,很多教师都倡导用“u”母音来进行训练,如我的恩师金铁霖先生。
邹:您在基本功训练中非常强调“上哼、下叹、中间开”的状态,强调“十字架”,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做到“全身唱”吗?王:是的。因为歌唱是一种整体性的运动,演唱者必须养成“全身唱”的习惯。当然,“全身唱”的前提是通道要充分打开,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只有歌唱腔体稳定,气息才能稳定。腔体和气息稳定了,喉头才能稳定,声音才能通畅、圆润。我用“十字架”做比喻,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延展,形成一个稳定的通道,从而获得上下贯通、“全身唱”的歌唱状态。
(二)声乐教学手段的形象化
1.哼鸣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f起,半音上行至小字二组的g,再下行至小字一组的d)
师:(示意停)哼鸣的位置在哪里?
生:(指着自己眉心处)在这里吗?
师:不是的。哼鸣的位置在“小舌头”正上方头顶处,这是通道的制高点,一定要有意识地“挂住”这里唱。唱的时候,鼻咽腔要吸开。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小猫,忽然闻到不远处有新鲜的小鱼,你的鼻咽腔会是什么状态?
(生面露惊喜的表情,并且做出用鼻子深吸气的状态)
师:对了,这就是演唱哼鸣需要的状态。整个鼻咽腔都要积极地吸开,嘴要松开,身体也要放松。不论是开口哼,还是闭口哼,都要保持气息通畅。通常情况下,唱哼鸣的时候张嘴、闭嘴,甚至嘴巴随意动,对哼鸣效果都没有产生影响,就说明你的哼鸣基本上是正确的。
2.跳音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从小字一组的c起,半音上行至小字三组的d,再下行至小字一组的c)
师:(示意停)好,这条练声曲前半句要再慢一点,要平稳、连贯。唱后半句之前换气要充分,然后随着吸气的惯性,加快速度唱后面的跳音,如冲刺一般,要做到快、准,而且要清楚。如果前半句唱得不好,后半句不可能唱好。
(生继续演唱)
师:(示意停)注意气息再稳定一点,嘴永远是放松的。再一个就是从中央c到HighC,音高不一样,你的嘴形和内部状态就要有相应的调整。虽然唱的都是“u”,但应该像一朵花儿一样,低音的时候是“含苞欲放”的状态,随着音高的上升逐渐“绽开”,向“a”的嘴形靠拢,也就是到高音的时候要“笑”,要露出上牙,这样有利于上高音。
3.快速音阶跑动与跳音训练
(生演唱练声曲,从小字一组的g起,半音上行至小字三组的d,再下行至小字一组的c)
师:不错!气息贯通,声音灵活、集中,(演唱)这条的状态是你比较好的状态。我经常说,学生要会学习,学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也就是演唱中最正确的那个状态。在课堂上,如果找到了自己正确的状态或某个阶段最好的声音,那这个声音就是自己的“闪光点”。要学会模仿自己的“闪光点”,每次练习的时候,都向这个声音看齐,都往这个状态上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声音达到“闪光点”的效果,就像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上新台阶了。
课后总结
邹:我看到您经常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引导学生,比如“十字架”“小猫嗅鱼”“含苞欲放的花”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王:是的。因为声乐教学太抽象了,尤其对于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很多时候都需要用比较形象的语言去引导,否则他们很难领悟到。比如,我用“小猫嗅鱼”的比喻,这个状态与歌唱时鼻咽腔吸开的状态比较吻合。还有,演唱上行旋律时,用“含苞欲放的花”来比喻歌唱的状态,这样提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和领悟,而且印象会比较深刻。邹:您刚才提到学生要多寻找自己声音中的“闪光点”,这个比喻也很形象。
王:是的,这也是一种比喻。因为很多学生自己感知的敏锐度不够,他们在课下练习时容易分不清哪个状态是正确的。让他们寻找自己的“闪光点”,其实就是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来提高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在比较中分出优劣,再向正确的状态看齐。这种分辨能力,“自我模仿”和“举一反三”的能力,都是声乐学生需要具备的学习能力。
二、作品艺术呈现
——歌曲《兰花花》教学
(一)翔实的案头工作与整体布局
师:唱之前,先说一说你对这首作品的认识。生:这首作品原来是一首陕北民歌,说的是陕北地区的一位农村姑娘兰花花,不愿被封建包办婚姻所束缚,在结婚当天逃跑,追求婚姻自由的故事,作曲家王志信老师根据这首民歌进行了改编。
师:原版的《兰花花》你听过吗?
生:老师,我只听过改编版。
师:还是应该去找原版的《兰花花》听一听,将两个版本进行比较。这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改编版《兰花花》的内涵,理解曲作者的意图。这首《兰花花》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来,除了作品背景、故事梗概之外,它的地域特点、审美特征、语言特点等都是案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案头工作越翔实越好。原版的《兰花花》叙事性较强,歌词段落较多,但乐句不复杂。改编之后,保留了原曲的风格,篇幅上有很大的扩充,最关键是艺术性提升了,戏剧性也加强了。我认为这首民歌的改编是很成功的,虽然是民歌,但是有人物、有情节,画面感很强,高潮部分难度也比较大,音域很宽。你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些方面。总之,要有整体的布局和设计,就像木匠干活,要先绘制好“图纸”,然后按照“图纸”展开工作。
课后总结
邹:您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做案头工作和整体设计,强调最多的是要绘制“图纸”?
王:是的。声乐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处理作品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要有这个意识,高年级的学生则要掌握这种本领。我们经常说“成竹在胸”,就是说在演唱作品之前就应该对作品有全盘地考虑和设计。比如,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情感基调是什么,风格韵味应该如何呈现,气口的设计,高潮部分的处理等,这样演唱时才能心中有数。
我们经常说艺无止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技术是有限的,音乐挖掘的深度却是无限的。比如,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案头工作做得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第二,要有人物设定,要知道演唱者的身份、年龄、性格特征等;第三,要分析作品,不仅要分析歌词,还要分析音乐语汇,调式、和声、伴奏织体等;第四,要全局安排,像设计图纸一样,层次分明。
(二)关注音乐语汇,合理运用表现手段
1.关注织体语言
(生完整演唱歌曲《兰花花》)
师:听了你的唱,能感受到你是有想法的,也是有处理的。你对作品情感基调的把握基本是准确的,但是层次不够分明,缺乏整体布局,主要原因是对作品的织体语言、伴奏把握不够。通常情况下,你对作品情感层次的把握是否准确到位,二度创作能否与作曲家的意图达成一致,能否领悟到作品的弦外之音,甚至做到以意传神等,都与你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密切相关。做案头工作只关注创作背景、歌词是不够的,作品的调性、曲式、和声、作曲技法等这些作曲家使用的音乐语汇一定要吃透,处理作品才有依据。
2.演唱与伴奏是一个整体
(生再次演唱,在歌曲前奏部分,未能进入状态)
师:(示意停)演唱者和钢琴伴奏之间是合作关系。所以,在熟悉作品的时候一定要重视钢琴伴奏,因为你们是相互映衬的,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前奏部分你进入得有点慢,说明你对歌曲钢琴伴奏的部分没有“吃透”。先看前奏(一边弹奏一边讲解),这个前奏的织体是什么?(这里)主要是铺垫,它反映出整个音乐的基调。所以,前奏一起,演唱者要马上进入故事情境。还有,呼吸要下沉,在情绪和演唱状态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刚才前奏起了,你的眼神、形体跟音乐还没有协调一致。再比如间奏,尽管你不唱,但是情绪依旧在里面,不能“跳”出来了。从前奏响起到演唱完毕尾声停止,你的演唱、眼神、形体表演都要与作品统一,尽量一气呵成。
3.敢于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段
(生从“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订……”演唱至“抬进了周家”,演唱较为平淡)
师:(示意停)这里(一边弹伴奏,一边示范作品强弱变化)一定要加强节奏、力度上的变化和对比,加强感染力。音乐流动要有强弱,但强拍不等于强唱,不等于音量大,重在语气,要敢于夸张。“手提上羊肉……往哥哥家里跑”,这一段要注意间奏部分,要一步步推进,蓄势到一定程度,在最后一段的时候进入大高潮,“摇板”的部分,“紧拉慢唱”这段之后是一个大咏叹的感觉。所以,唱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感情上的步步递进,掌握好这个火候,最后进入高潮的部分“我见到我的情哥哥……”另外,还要注意形体表演,戏曲讲究“手眼身法步”,那么民族声乐的表演,身段一样是很重要的。金铁霖老师提出的“七字标准”中的“表”就是指形体表演。如果声音和音乐全部“掐掉”的时候,观众还能通过你的眼神和肢体语言,看懂你对音乐的表现,那么就说明你的形体表演是成功的。总之,歌唱是一门舞台艺术,仅仅声音好是不够的,还要有情感、风格、表演、修养等。
课后总结
邹:您上课的时候都是亲自给学生弹正谱伴奏,而且听说早些年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时,也都是您给他们弹伴奏的?王:是的。因为我从小学习手风琴,后来又学了好几年的作曲专业,基础还可以,所以上声乐课的时候很自然就会用正谱伴奏。早些年的时候有精力也有时间,所以经常上台给学生伴奏。我给他们弹伴奏,他们心里会更踏实。现在时间、精力都有限,除了课堂之外,就很少给学生伴奏了。邹:很多人在处理作品时往往先关注作品背景、思想、歌词等,但是您更侧重从旋律写作手法、曲式、调性、织体等方面来理解作品?
王:是的。从音乐语汇的角度来解读作品,跟我学习手风琴、作曲的经历有直接关系。音乐语汇比较抽象,甚至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学生对音乐语汇的观察和思考往往是比较欠缺的。他们习惯以作品背景、歌词作为切入点,这很好,但一定不要忽略对音乐语言的关注。尤其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具备全面认识和处理作品的能力,这是专业能力的体现。比如,我们中国音乐学院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课程改革,提出“8+1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八门课中有四门属于作曲专业的课程,如曲式、和声、复调、配器,这些课程对于声乐专业学生提升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正好弥补了他们的一些知识盲区。如果学生们认真学习这些课程,掌握音乐语言的一些共性规律,那么看待声乐作品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三)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1.高级阶段要抹去“通道”的痕迹
(生演唱歌曲《兰花花》时仍然运用了“全通道”,与作品所需的音色不符)
师:(示意停)你刚才练声的时候用的是全通道,状态很好,但是作品演唱时不能被它束缚。“u通道”体现的是歌唱的共性,唱作品的时候要在“共性”基础上体现出“个性”。高水平的演唱应该是“砸碎”通道,抹去“通道”的痕迹,像说话一样的自然,让人听不出“通道”的存在,也就是金老师说的,进入科学的自然阶段。虽然这很难,但应该是每位声乐学习者追求的目标。
2.“支点”是调整音色的主要手段
(生演唱《兰花花》时,音色没有根据情绪变化做出相应地调整)
师:作品中情绪的变化要有不同的音色与之匹配。我们不能从头到尾都用一种音色,而应该及时进行调整。比如,第一段“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地爱死个人”,这里是以兰花花自己的口吻来唱还是叙述者的口吻?
生:是叙述者的口吻吧?
师:是的。我认为以叙述者的口吻来讲故事更合适。那么,作为叙述者,你没有把人见人爱的一个兰花花的漂亮劲儿体现出来。如何来调整音色?关键在于“支点”的调整。比如,你刚才演唱第一段时,我感觉兰花花有20多岁,还不够年轻,我们需要唱的是16岁的兰花花。可以把声音“支点”再向上调一点,而且要再小一点,这样音色就会更集中、更明亮,呈现出来的感觉也就会更年轻一点。那么,到了后面这一段“正月里(那个)说媒,二月里订……抬进了周家”,这是谁在唱?
生:兰花花自己在唱。
师:是的。这一段音乐一起,天空好像笼罩着乌云,情绪就已经变了,这个时候支点要往下调,可以调到“后中下支点”(后腰中间),音色要变暗。随着音乐的推进,到最后一段“我见到我的情哥哥……”音色要再次调整,甚至可以用“下支点”(脚后跟)来演唱。这就是“支点”跟随情绪的变化所做的调整。
3.通道中“支点”无处不在
师:你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运用了哪个支点?
生:我用的“前中小支点”。
师:“支点”的调整要灵活,不能拘泥于某一个“支点”。先来说说“支点”。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通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本身就是两个“支点”,一个在哼鸣处,一个在脚后跟,是通道的两端。除此之外,还应该有第三个“支点”,也就是我们歌唱咬字的“支点”。很多年以前,我就说过一句话——“通道”中“支点”无处不在。这个无处不在的“支点”就是指“第三支点”,它在通道里的位置、大小、前后、虚实等决定了声音色彩。而这个“支点”是由作品表现需要控制的,是不断变化的。
首先,作品的风格决定了音色,决定了“支点”在通道里的位置、大小、前后、虚实等;其次,根据情绪变化的需要把“支点”往上、下、前、后调,放大或缩小一点,都是可以的,不要拘泥于一个或几个相对固定的“支点”。“支点”的调整首先取决于演唱者对作品理解,其次也体现了你对音色的驾驭能力。
课后总结
邹:王老师,您在声音训练时特别强调“u通道”的训练,但是在唱作品的时候好像更强调“支点”的运用?王:是的。“u通道”的训练体现的是“共性”,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功。这是我们对美声唱法中优秀成果的借鉴,借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声乐艺术,建立一个科学的共性方法,获得通畅、圆润的声音。但是,这个共性的方法最终要服务于作品,要满足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因此,运用到作品中,不能有太多“共性”的痕迹,而是要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出“个性”。高级阶段的演唱,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与统一。
邹:调整“支点”,是调整音色的重要手段?
王:是的。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支点”有大小、虚实、前后、上下之分,甚至可以说有里外之分。一首作品不能从头到尾只用一种音色,而是需要根据作品内容、情绪的变化进行微调。有的作品还需要用反差较大的音色来表现,如舒伯特的《魔王》里有四个角色,四个角色各自的音色、语气都是不一样的。《兰花花》这首作品也是一样,要根据情绪的变化调整音色,而音色的调整就是通过“支点”的调整来实现的。邹:那么,您说“通道”中“支点”无处不在,应该如何理解?王:我们都知道“大通道”与“小支点”是金老师提出的,他还提出了上支点、下支点、前中支点、后中支点等,以某一个点作为假设,是为了学生好把握。就好像一个面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那么通道作为一个“管道”,同样也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所以,我提出这个观点,就是为了说明在通道里其实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支点”。
三、小 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听课及与王士魁教授的交谈,笔者深刻感受到,王老师不仅针对声乐教学的抽象性有深入地思考,而且对音乐创作语汇理解的深度也是很多声乐教师难以企及的。元旦假期,笔者用微信视频向王老师请教本文中的相关问题,正巧赶上他在家中如痴如醉地练习手风琴,从《西班牙斗牛士》《波兰舞曲》《如歌的行版》《梦幻》到《丽达之歌》《啊,朋友再见》《山楂树》《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到《运动员进行曲》《瑶族舞曲》……四十多分钟,近二十首作品一气呵成,那种信手拈来的感觉,行云流水般的触键,让人惊叹。弹奏完后,他还一边演奏出各种音色与和弦,一边讲解这些音响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他对音乐的这种痴迷、陶醉让笔者倍受感动。
跟随恩师学习多年,这一刻我恍然了悟,为什么他总能关注到作品音乐语言的“言外之意”?为什么他对学生的音乐表现总是挑剔甚至苛刻?习琴数十年,作曲专业的学习与积累,以及对音乐的酷爱,造就了他对声乐作品更敏锐、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成为他声乐教学的鲜明特征与个性。
[作者附言:本文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