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滨教授课堂实录——论中国声乐教学中的“双术”理念
原文刊载于《歌唱艺术》2023年第5期
戴滨,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演员;北京市“高等人才强教计划项目”重点培养对象,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内多所艺术院校特聘教授。作为金铁霖专家团队主要成员,参与的科研课题“构建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戴滨教授自从教以来,兢兢业业耕耘在教学一线,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断挖掘声乐教学之根本,积极探索中国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她在重视共性化教学的基础上,也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演唱风格。在教学中,她因材施教,教学手段灵活多变,以期最大程度发掘学生们个性化的闪光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戴滨教授提出“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中平衡点、线、面的声音构架”,“引导、启发学生在情境设计中深悟作品内涵”,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国声乐作品叙事曲体裁研习”等教学理念;出版发行系列“4D”声乐教学光盘《梅·兰·竹·菊》(见文末注释),首创中国声乐作品体裁分类、整理、录制、传播之先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声乐教材的多样性,在专业领域的教学中起到了典范作用,受到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本文通过提炼、整合戴滨教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声”“字”“情”“韵”的训练,以管窥戴教授“双术”教学理念之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为便于读者感受课堂教学情境,下文主要以对话方式呈现,戴滨教授简称“师”,演唱学生简称“生”,提问者简称“王”)。
一、练“声”技术为本歌
在戴滨教授的声乐教学中,强调“声”的训练是歌唱的基本手段。在获得优质声音“硬件”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诠释“字”“情”“韵”的典则俊雅。我们经常听到形容歌唱声音特质的词汇,如“金属般的声音”——比喻音色的华丽及穿透性,“银铃般的声音”——彰显音色的清脆明亮,“流水般的声音”——比拟音色的圆润细腻等。美好的声音除了良好的嗓音条件外,更需要后天系统、规范、扎实的训练,“练声”就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歌唱前“活动筋骨”的预备动作,更是演唱者扩展音域、增强共鸣、丰富音色、提升技术的关键。戴教授采用的练声方法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声音位置”“声音共鸣”“声音色彩”“声音的连、断、跳”,以及其独创的“组合拳”练习。下文将针对每个类别列举一至两条练声曲进行阐释。
(一)声音位置练习
戴教授认为练习哼鸣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声音的高位置,尤其是常被提及的头腔共鸣,并且在“上哼下叹”中体验辩证、对立的平衡点。课堂上,她常用“闭口哼”与“开口哼”两种形式。
1.“闭口哼”练习
[生(女高音,本科三年级)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f,再下行回到小字一组的c]
谱例1
师:(示意停)“闭口哼”的目的是什么?
生:训练声音的高位置。
师:哼鸣是获得明亮、致远、轻巧声音的起步训练。“闭口哼”更容易“挂”上“面罩”,是增强声音集中度与明亮度的核心技术,还可用于练习声音的灵活性和气息的饱和度。练习前要准备好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声状态:笑肌抬起、口腔松弛,腹部给予一定气息支持,发出“m”(示范),采取“叹哼”的方式,既要感受高位置的共鸣点,又要体会气息与高位置对立统一的平衡感。
(生调整后继续演唱)
师:继续保持状态,使肌肉产生记忆!即便唱到没有声音了,状态还要在,“支点”要稳定。
2.“开口哼”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g,再下行回到小字一组的c)
谱例2
师:(示意停)“开口哼”依然要保持高位置状态。需要调整唇、齿、舌、牙、腭、咽壁的灵活性,在保持竖线条的基本状态下,通过“开口哼”充分感受每个部位的运动状态,为接下来歌唱语音的练习做好准备。
生:老师,我感觉“开口哼”的状态更好些。
师:你的喉咙紧,声音显得有点“卡”,“开口哼”时喉头放下来,自然就舒适了,要用同样的状态来练习“闭口哼”。需要注意,“开口哼”时口腔不是张开了就不变,而是在“啃上腭、松下腭”的过程中做“咀嚼状”或者“打哈欠”的开合动作。开口即在最高的共鸣位置,注意“哼”住这个点后,下巴务必放松,始终保持“上哼下叹”的状态。这条练声曲比较适合你,可以反复一遍并进行加速练习,彻底解放下巴,亦增加气息的饱和度与控制力。
(二)声音共鸣的练习
1.“U通道”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降b,再下行回到小字一组的c)
谱例3
师:我想要听到圆融、统一且有高频泛音的混合声色彩。注意保持“松、贴”的状态,让气息流动起来,把声音“送”出去。字头说清楚,加强腹部肌肉群的控制力。
(生继续演唱)
师:(示意停)知道哪里出问题了吗?
生:我下巴好像用劲儿了。
师:要再放松一些,且音量不要再增强了,知道你是大嗓门,不需要用这么大的劲儿,要有松弛的高级感。马上到换声点了,可以混入更多“假声”色彩,否则进入高声区后,声音会衔接得不自然。
2.换字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降b)
谱例4
师:这条练声曲包括了开口音、闭口音,窄母音、宽母音,更要在“哼、说、松、叹”的状态下进行母音的转换练习。先“闻花”式深呼吸将胸腔吸开,“挂”着哼鸣的位置。放松肩颈和下巴,在中支点处换字,不要有过多粘连,一气呵成。
(三)声音色彩的练习
[生(大号抒情女高音,研究生二年级)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g,再下行回到小字一组的c]
谱例5
师:这条练声曲主要是训练女高音的“真混”色彩,目的是让音色更加明亮、圆润,避免声音发虚。对于你来讲,唱“i”比较容易获得头腔共鸣,一张口就要延续之前哼鸣练习的声音状态,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不断做加法。
生:老师,是用“i”的状态唱“ü”吗?
师:对!在“i”的发声位置上发“ü”,同时要“i”中有“ü”、“ü”中有“i”,从而实现窄母音与闭口音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不要“里出外进”。女高音比较注重音色的明亮、清澈、自然;男高音则不相同,需要加强中低声区的金属质感,“i”对男生来讲本身具有基音状态,可以更换窄母音“ü”与开口音“a”做同旋律的练习。
(四)声音的连、断、跳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音域:从小字一组的c上行至小字二组的升c)
谱例6
生:老师,我本科阶段时,是从一个八度(琶音)开始练习的。到研究生阶段,拓展为十一度音阶的练习,既拓展声区,又训练“花腔”的灵动性,现在唱跳音明显比以前轻松了。
师:这类大线条“连、断、跳”的混合练习,可以训练高音区的爆发力与灵活性。你之前基础较好,目前这个阶段可以多练习弹跳性音阶,增强气息的控制力和声音的张力。前半部分的连音用“i”或“ü”都可以。虽然是闭口音和窄母音,演唱时声音不要往前“顶”,还是往后“吸”着唱,充分利用鼻咽腔的力量,上要“挂”、下要“叹”,声音共鸣点随着音高升高,逐渐找到抛物线的幅度。
(五)“组合拳”练习
生:老师,在进行完所有练声音阶之后,您通常会让学生做一组“组合拳”练习,内容为三首风格迥异的声乐演唱曲目,即艺术歌曲《花非花》、民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现代京剧《梨花颂》,请问您的用意是什么?
师:做这套“组合拳”练习,是体会练声与歌唱相结合、语言与韵味相融合,表演与文化相吻合的一个过程。
声乐演唱艺术是舞台表演艺术,“手、眼、身、法、步”与歌唱的统一,是一位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是歌唱者舞台表现力的展现。我要求学生们上课时穿上小高跟鞋,配合着形体表演来练声。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强化训练,上了舞台才能展现一位演唱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在举手投足间充满魅力,体现中国声乐的精气神。课堂即舞台,我们要培养的是中国声乐高精尖的后备人才,未来在舞台上要绽放光彩。
生:培养一种良好的歌唱习惯确实很受益,感谢老师!
戴滨教授带领学生做“组合拳”练习
戴教授常说,“我们每个人心中要抵达的‘罗马’是一致的,只是路径和方式不同而已。”学生们因为年级不同,程度有深有浅,每个人个性特质、学习悟性也是各不相同,在教学时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声音训练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只有地基牢固,方能筑起万丈高楼。
二、启发式教学与个性化挖掘
——作品教学实例
(一)技术与艺术并重
1.引导、启发学生在情境设计中深悟作品内涵
[生(研究生二年级,大号抒情女高音)演唱《别姬》(阎肃词,张卓娅、王祖皆曲)]
师:《别姬》是一首叙事曲体裁,具有典型“大青衣”的风格。大家对这段历史也比较熟悉,唱之前想好几个问题:你是谁?在唱谁?给谁听?
生:我想象自己是虞姬,既是故事讲述者,也是故事参与者。演唱这首作品可以分为三个情感递进层次:第一部分交代故事情景,虞姬预感到前方局势并不乐观;第二部分描述了虞姬听到四面楚歌,在悲痛中思索着自己将何去何从;第三部分讲述虞姬拜别霸王时,对霸王的无限留恋与不舍。
(生演唱“一弯冷月,两换铁甲……”)
师:“一弯冷月”的“冷”还不够到位。“冷”是核心字,一开场就暗示了情境与心境,唱与境要相结合。你的表达还不够“冷”,至少还没有把我带入这种意境与情感当中。想象一下二胡的滑弦(示范),人声仿效它的声音形态,要瞬间“揉”到位。
(生调整后演唱,“冷”的意境显著增强。生继续往下唱)
师:快板部分要保持线条的流畅性与语言的清晰度。字头要夸张,嘴巴放松,要说着唱,否则观众听不清楚你唱的内容……这一遍字头清晰了,但字也不能咬得太碎。既要注意板腔体的板式,又要顾及声音线条的连贯。
生:我感觉确实容易产生这个问题,快板部分只注重板式节拍,唱得有点像“蹦字”。不但声音的连贯性不够,乐句之间紧凑感也减弱了。
师:你理解得对,还是要以“情”带声。这类叙事曲体裁的作品叙事性强、篇幅较大、极富戏剧张力、艺术规格高。它的曲调、音域、规格、技巧等都极具表现力,如同叙述一般跌宕起伏,要有起承转合。这对演唱者的演唱能力、歌曲的驾驭能力、舞台的表现能力、人物的塑造能力、艺术素养等综合能力等都有极高的要求。回顾一下以上我们提到的所有问题,配合表演从头到尾完整唱一遍。
2.“常唱常新”的精致打磨
师:这首作品经过多年的打磨,你已经基本了然于心,完成度还是非常高的。你现在对演唱这首作品有什么体会?
生:老师总说这首歌“常唱常新”,我每每看到与“霸王别姬”相关的内容都会仔细研读,希望在其中找到演绎这首作品的新灵感。有了一定相关背景资料的储备,加上长时间的沉淀与打磨,如今我才对虞姬这个角色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对段落的层次、情感变化的处理也更加准确。
师:这首作品并没有刻意强调戏曲板式,但它彰显了女高音在歌唱中对“声、字、情、韵”的深刻诠释。我建议你演唱时借鉴京剧中大青衣“假混”的圆润色彩。我一直强调要把谱面的音符动态化,在动态中释放歌唱的能量,并将这个能量准确传递给听你演唱的人。
《别姬》这首作品在我们课堂也经历了传承。最开始演唱的学生以“柔”为主;第二位学生以“刚”为主;到我们现在,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梳理、分析和演唱实践的积累,呈现出的是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虞姬。因此,我们要随着演唱技术的成熟、阅历的增长、实践的积累,时常回头检验并回炉那些经过精雕细琢作为“压箱底”的经典之作。
(二)因材施教:启发与培养
1.启发式教学思维
[生(本科五年级,男高音)演唱《钗头凤》(宋·陆游词,周易曲)]
师:演唱前需要做好案头工作,深入了解诗词内涵与创作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古诗词类歌曲往往有着鲜明的语言韵律和节奏,演唱时也要仔细研读与分析,做到音韵和谐、张弛有度、韵味悠长。
生:老师,这首古诗词歌曲的基调较为凄美,我对诗词的情感表达做了相关分析。第一段主要讲述陆游回忆美好往事时的无奈与悲伤,我演唱时会有意控制气息、音量及乐句的连贯性;第二段悲痛、心酸的感情更加强烈,尤其是二人分别后再次相遇的复杂情绪,需要在演唱中适当增加音量与情感的注入。
(生演唱“红酥手,黄縢酒……”)
师:(示意停)声音的松弛度保持不错,但到“縢”的快速音符时没有“eng”住,声音就不够连贯,为什么?“縢”是什么辙韵?
生:应该是没有盯住那个点,“縢”是中东辙。
师:“縢”由于“eng”的音素在,应该更容易“哼”住。上面的“点”盯住后,下面气息在“叹”的过程中要快速流动起来,声音就不会僵在那儿了。这首作品有很多七连音,考验的就是你连贯、流畅的演唱技术,要平衡“点、线、面”的关系(示范)。从第一句重新开始,整个气息再放稳一些。
(生演唱“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师:(示意停)“离”还不到位,窄母音应该怎么唱?
生:应该再吸开一些?
师:窄母音要宽唱,腔体吸开,马路建好车才能跑起来。仍要注意气息源源不断地往下“叹”,否则音乐流动不起来。课后要多练习快速音阶的练声曲。
(生演唱“莫!莫!莫!”)
师:如何理解三个“莫”?怎样创造出独特而充满感染力的演唱效果?
生:第一个“莫”情感最浓烈,表达作者强烈的悲痛;第二个“莫”字要相对收一点,表达作者的不甘;最后一个“莫”则要控制气息与音量,逐渐以弱声收尾,表达作者的无奈。
(生再次演唱)
师:我认为表达还不够准确。在声音上,要用“ao”的状态来唱“莫”,不要只发“o”。你的第一个“莫”用力过猛,有点“推”声音了,后面不好收回来。在演唱情绪方面,“莫”蕴含了整段词情感的基调,你怎么解读?如何表达?有人解释为“罢”,有人理解为“不”,也有人说是“暗自伤神”或“神思恍惚”的一个语气词等,每一个“莫”字的情绪理解、情感表达都要有层次的设计。另外,古诗词讲究“音韵”“平仄”“抑扬”,要养成拼写和大声朗诵的习惯,找到韵律的重心与逻辑关系。你若功课做足了,演唱细腻准确了,那么古诗词的“韵”就表达出来了。这留给你当课后的思考,下节课请把这首作品从解说到演唱完整诠释给我听。
2.演唱风格定位与个性化培养
生:老师,咱们班上培养过好几位男高音,都说培养男高音很难,您在教学过程中,认为男高音的培养与女高音相比,最大区别是什么?
师:首先,我要求他们多练声、重基础,不要急于拔高。生理不到、心理不到,不要提技术层面,待身心成熟后再慢慢培养技术。之前也有培养成功的案例,像曾勇、陈思里、菅国庆等,他们属于基础良好、悟性极高的学生,并且在歌唱意识上与老师教学理念契合度比较高;同时他们肯下功夫思考、琢磨,培养起来相对比较顺利。现在太多学生一上来就想要掌握技术、去挑战高音,我觉得会适得其反。为避免走弯路,还是建议他们打好基础慢慢来,跟着自己身体的节奏走,我认为是教授男声最好的方式。
生:从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培养男高音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耐力。就拿刚才演唱的男同学举例,他已经面临本科毕业,您对他的培养方案是如何设定的呢?
师:目前看来,我认为他不是典型的男高音。以前他处于一个小抒情男高音状态,由于中低声区的声音不够结实、喉头也没放稳就急于找高音,所以走入了误区。在他本科期间,我专门针对他的中低声区进行训练,现在气息能沉下来,喉头稳定多了,中低声区的音色也出来了,有点偏男中音但仍有一些高音色彩。我要求他继续打好中低声区的基础,多练声、少唱作品,尝试唱一些国内外的艺术歌曲和咏叹调,不追求过大、过难的曲目,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开发高声区。我想以后随着他技术成熟、阅历增加、曲目的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扩展高音音域。另外,本阶段学习结束后,我鼓励他出去留学,有了语言的基础,加上不同的文化的浸润,我觉得他会后劲十足。
“教”与“学”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学生能够在歌唱意识上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契合。针对学生歌唱意识的认知,戴教授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求学生详尽了解自身“嗓音乐器”的构造及科学发声的基础声学原理,从而意识到共性与个性的差别。待歌唱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时,就需要进行更高级别、更加专业、更具针对性的技术训练。第二,启发学生建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许多教学专用术语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歌唱姿势中的“松肩”与“立胯”、“挺胸”与“收腹”、气息与声音的对抗、“上哼”与“下叹”、“哼说松”与“吸嚼叹”等,需要学生建立准确的歌唱意识,并能在教师提出演唱要求后迅速做出反应。第三,选择声乐作品演唱时,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歌唱能力及性格气质,从实际出发,匹配度高远胜过贪大求难。她要求学生建立个人曲目库,成为具备高水准的专业演唱人才。
三、结语
戴滨教授的声乐课堂不拘于单向的“授”与“受”之间,而是启发与激励学生们从多维视角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她时常让学生们思考“中国声乐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鼓励学生们回溯文化根源,走进民间、走进生活去寻找文化宝藏,根据民歌采风素材改编了《苗岭飞歌》《绣荷包的俏妹子》《月光光》《爱的凝眸》等诸多作品,使“原生”与“艺术化编创”相得益彰。中国声乐百花齐放,同根同源各美其美,我们只有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因传承而敬畏,为发展而思索,不断为中国声乐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在时代的号角中,用中国声乐歌唱中国故事。
戴滨教授曾说:“教学像是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灌溉着学生的成长之路。我只是浩瀚的中国声乐海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学习吸收着前辈们的理论教学成果,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声乐爱好者服务。在整理录制《梅·兰·竹·菊》的十年间,是与同行们交流、切磋、学习、精进的过程,也是与学生们教学相长的过程。希望通过对中国声乐叙事曲体裁的整理,更好地传播中国声乐教学,丰富中国声乐教材的多样性,为中国声乐教学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笔者跟随老师学习十余载,课堂内外均收获良多、感悟颇深。戴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我们精神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伙伴,她会充分尊重我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十分关心我们心理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她时常提醒我们:技术永远为歌唱服务,歌唱永远为作品服务,而作品永远为人的情感服务。她提倡演唱技术与艺术修养并重,中国声乐专业的学习是通过坚实、系统、规范的训练,艺术性的熏陶,以及相关艺术门类的精华滋养,才能踏着时代的脚步继往开来。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附言:本文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自2011年起,戴滨教授先后出版发行系列声乐教学光盘:《梅》之中国歌剧篇、《兰》之中国民歌篇、《竹》之古曲艺术歌曲篇、《菊》之中国叙事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