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歌剧系曲丹、顾晓丹和韩洛怡三位老师教学展示获得圆满成功
2023年6月6日下午,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全国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音乐教育专业建设论坛——声乐歌剧系(民族)教学示范展示系列课程在北京会议中心展开,参加本次研讨会及论坛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及校内声歌系师生到场参会。本次展示由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民族声乐教研室主任戴滨教授主持,现场反响热烈。
声乐歌剧系曲丹、顾晓丹和韩洛怡三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民族)专业主课群中的声乐主课和主课支撑课程中的《台词》与《形体》课,本场展示的钢琴艺术指导由邓垚老师担任。
曲丹老师的声乐主课《怎样让呼吸看的见摸的着》针对的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学生,曲丹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原理讲解、练声、作品演唱三个环节来展开教学。在呼吸运用讲解过程中,曲丹老师以“半瓶水”的视象来具象化剖析歌唱呼吸的原理,引导学生感知在良好发声时身体不同肌肉群协调配合的运动方式,同时用手监督小腹运动,体验和感受歌唱呼吸运用时的状态,领悟胸腹式联合呼吸运用的方法与要点。
在练声与作品演唱环节,曲丹老师借用“i”元音结合不同的旋律演唱了三条练声曲,并要求学生将气息运用方式贯穿于声乐作品《红梅赞》的演唱中。她引导学生重视案头工作,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要有深入的认识,做到有感而发,以达到技术为艺术服务的目的。整节课的展示,曲丹老师围绕一二年级夯实基础的教学目标,通过借助实物操作与讲解、示范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对歌唱的呼吸运用方法进行了清晰的讲解,让学生领悟歌唱呼吸运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呼吸运用的方法,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
顾晓丹老师的《台词》课以小组课的形成呈现,教学对象为声乐歌剧系本科二年级的六位学生。顾晓丹老师首先通过学生们汇报前一次课的作业成果,考察学生们对于歌唱咬字的结构是否具有清晰的认识,进而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演唱作品时遇到的声母发声问题。顾晓丹老师从“声、台、形、表”的教学原则出发,以“字腔与唱腔”、“声母与字头”及“声母与歌唱”三大板块为依托,通过图表的方式来讲解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其中重点解析了双唇音“b”“p”“m”在发音上的区别。
整堂课结合图示、示范等多种教学手段,由字到词再到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解了字腔与唱腔的关系以及台词发音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让同学们充分领会了歌唱语言的发声要点。课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讲解清晰,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评价。
韩洛怡老师的《形体》课选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北风吹”的音乐,为本科二年级学生编排成具有表演性的中国民族舞蹈组合。从引导学生们将朗诵歌词和动作同步开始,对音乐段落进行分段式场景转换分析,总结出中国民族舞中手、眼、身、法、步的规律及特征,解决了呼吸在动作行进中的运用及唱、舞、演相结合的难点,启示学生们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声乐作品的演绎中。
在教学过程中,韩洛怡老师引导学生一边练习一边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舞蹈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形体表达情感和塑造舞台形象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具有传统风格特征的动作、身体运动规律和表现形式,体会形体语言与声乐语言的关联,寻找内心情感与形体动作契合的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舞台综合表演意识,感受中国古典舞蹈文化的内涵。现场师生互动气氛活跃,教学节奏环环相扣,与会嘉宾深受感触,反响强烈。
三位老师紧紧围绕中国声乐(民族)课程体系的教学目标,以不同的课程展示了中国声乐(民族)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与全方位培养中国声乐人才的特点,获得了在场嘉宾的高度赞扬。
作者:刘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