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歌剧系举办“民族歌剧《沂蒙山》音乐创作谈”学术讲座
5月15日下午,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举办“中国声乐高端讲坛”暨“中国声乐课程虚拟教研室”名师示范课。本次活动邀请到作曲家、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军旅艺术创作教研室主任栾凯教授,以“民族歌剧《沂蒙山》音乐创作谈”为题主讲。讲座由中国声乐教研室主任戴滨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我校声乐歌剧系主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士魁教授讲话,充分肯定了栾凯教授的艺术成就,期盼未来与栾凯教授加强合作,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为栾凯教授颁发了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的荣誉证书。栾凯教授是中宣部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他创作的歌剧《沂蒙山》已演出210多场,现场观众达到40万人次,网络观众超过7000万人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等各类大奖。剧中女主角由我校校友王丽达担纲,指挥为我校杨又青教授,声乐指导为我校王洪波教授。
在讲座中,栾凯教授与师生们分享了创作歌剧《沂蒙山》音乐的心得体会。此剧以沂蒙山根据地为历史背景,生动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沂蒙山》的音乐风格定位是传统民歌与正歌剧和音乐剧相兼容的新民族歌剧。栾凯教授认为,此剧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采用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模式。整部歌剧的主创团队由作曲家组建,先用音乐搭建框架,在剧本大纲中确定每个人物的核心唱段和重要唱段。尤其注重运用传统戏曲与民族歌剧的板腔体创作经验,继承传统,拓展新民族咏叹调,唱响国家大爱,精心推出主题歌曲。作曲家巧妙地运用了经典山东民歌的元素,既保证新剧唱段的原创性,又让大家感受到浓郁的山东风情魅力。栾凯教授总结了歌剧创作成功的基本条件,认为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模式是歌剧成功的基石,作曲家在剧本创作之初就要参与到剧本创作中。
栾凯教授精彩、透彻、全面的歌剧创作经验分析,赢得了台下师生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声歌系学生们踊跃上台进行表演,演唱《沂蒙山》经典唱段,请作曲家栾凯教授进行现场指导。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用富有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徐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