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课堂实录
原文刊载于《歌唱艺术》2023年第4期
李琳,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北京市高水平教师队伍青年拔尖人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曾荣获“文华奖·全国声乐比赛”二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银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教师组金奖等;主演歌剧《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演唱代表作有《放风筝》《什刹海——心灵的恋歌》《桃花扇》《不该来江南》等。从教十余年,培养出大批优秀声乐人才,创建了“琳琅芳华”中国声乐艺术实践团队。
李琳副教授从教十余年来,扎根舞台实践、潜心理论探索,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她主张在声乐演唱中追求“真实性”,歌者与作品“共情”、唱出“心曲”,让抽象的声音概念变得更加具体,通过歌唱最终实现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目的。本文围绕“真实的感受,心声的统一”的教学观念,以生活化的语言和风趣幽默的风格,进行启发式、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下是李琳老师课堂教学内容节选与部分教学思想的总结提炼。下文中授课教师李琳简称“师”,学生由佳汇(硕士一年级,女高音)简称“生”。
一、歌唱技术训练
(一)保证歌唱运动部位的准确性
李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强调“歌唱也是一项运动”。歌唱技术训练其实就是身体运动训练,歌唱的过程需要相关器官之间的协调运动。因此,在练声时,训练学生准确并娴熟地控制肌肉运动,归置自己的力量(见文末注释,下同),是顺利掌握歌唱技术的重中之重。
1.哼鸣练习——哪里有力量,哪里就有声音
谱例1
(生演唱练声曲)
师:(示意停)哼鸣,要“减少听觉、增加触觉”。仔细体会鼻咽部的肌肉运动,因为肌肉运动产生改变音色的作用力,作用力不断汇聚,形成共鸣的焦点。在练习哼鸣的过程中,感受吸气时鼻梁处有一股向上的牵引力,似吸盘一样,将你的眉毛、眼睛、笑肌,以及以鼻子为中心环绕360度的肌肉全部向上提,感受这股力量的聚焦,反复巩固这个焦点,进而实现歌唱的高位置共鸣。再试一下。
(生再次演唱练声曲)
2.分清力量主动和被动关系
谱例2 下行音阶“U通道”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
师:(示意停)这一条练声,从意识上要敢于主动地操控主动力量进行发力,而非让多余力量拽着声音走,要用向回收、向上吸的力量代替惯性向外放的力量。吸气时,起点主动定位在“后通道”,而非被动地从前向后。同时,一张嘴就是“反张嘴”,而非被动地停留在口腔、下巴处而不自知。
(生再次演唱练声曲)
师:(示意停)在寻找“后通道”的过程中,除了往回贴近咽壁,还要进一步上吸、“挂”住哼鸣,把韵母“u”与哼鸣焦点相连,实现“高咬字”,使声音在高的集中的位置上放大。
(生再次演唱练声曲)
师:你在平常的练习中,注意过运动部位的准确性吗?是不是有的时候好像“嘴上说着A,行为上做着B”,自己还浑然不觉呢?
生:是的,老师。在练习过程中,我可能练错了,自己还不知道。
师:所以,在歌唱运动中,力量越规范越容易唱明白。你们要具备准确的辨别和控制能力,积极并巧妙的用力,学会正确并自如的放松,才能保障歌唱运动的有效进行。
(二)注重呼吸的动力性和自由度
李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常说,呼吸是歌唱的“发动机”,是歌唱的动力来源;呼吸也是歌唱的起点,并伴随歌唱始终。
谱例3 八度大跳练习
(生演唱练声曲)
师:(示意停)这条练声曲需要注意加强呼吸的动力性,寻找“坐在气上”的感觉,体会“不叹不响”的状态,感受气息支持声音。吸气后,因肺的扩张使腹部空间压缩变小,可以感受到腰腹两侧向外扩张,后腰部肌肉向外、向下扩张,保持并记住这个肌肉状态再出声音,吸到哪儿从哪儿起。
(生继续演唱练声曲)
师:好多了!你现在敢用气了,但感觉身体有点紧,呼吸失去了弹性。要记住,身体的松弛度决定了呼吸的自由度,不要让身体成为呼吸的“壳”。可以尝试在呼吸时寻找一下手风琴风箱运动的感觉(示范),有收有放,让呼吸自由地舒展,不要过于跟它“较劲”,要寻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真正的放松身体,不是松懈,而是有控制的松弛。正确的呼吸对抗,也不是捆住呼吸,而是自由呼吸,再注意气息的舒展和线条。
(生继续演唱练声曲)
师:你感觉这样饱满又自由的呼吸,对你的演唱有什么帮助?
生:我觉得呼吸的起点更明确了,找到了“根”上的力量,随着音高的上升,再也不会出现声音“抖”的问题。
师:是的。你以前之所以出现声音“抖”的问题,正是因为你给气保留了“缝”,将气停留在了“路上”,声音没有真正地搭在气上。同时,“身体是身体,呼吸是呼吸”,不能被身体束缚了呼吸的自由度。所以,要养成深吸气、深贴气、深起气的习惯,追求单纯、饱满的呼吸运动,树立“所有声音的落脚点只能在呼吸”的观念。
二、作品演唱实例
——《崖畔上酸枣红艳艳》
(一)真听、真看、真感受
李琳老师在讲解作品时,常说“你首先要成为作品中的人物”,即引导学生完成角色的转换,想象自己变成作品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去领悟作品,在“真听、真看”中建立“真感受”。李琳老师将其总结为,“心有所想、眼有所望、说中去唱”。
1.启发式提问,明确人物定位和情感基调
(生演唱《崖畔上酸枣红艳艳》第一段)
师:《崖畔上酸枣红艳艳》(刘成章词,王建民曲)是一首集风格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作品。我觉得你唱得还是不错的,旋律、歌词基本没有问题,情绪也非常饱满。我想问一下,你吃过酸枣吗?感受过吃到“酸”后的反应吗?
生:我当时是“嘶”(生此时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皱起了眉毛,轻轻咧开嘴巴,模拟吃到酸味后的情境)。
师:好,记住这个对“酸”的真实反应。这正是演唱这首作品中需要的,联想亲身经历与感受,来赋予演唱真实性。那我还想问,假设你是歌曲中这位陕北农村的小姑娘,没有穿着今天这样的衣服,没有画着精致的妆容,只是一位很质朴的、挎着篮子的小姑娘,你感觉她年龄是多大?
《崖畔上酸枣红艳艳》中主人公形象示意图
生:16岁左右吧。
师:差不多。那回到歌曲第一句“清早摘瓜过前湾”,如果是像你这样20多岁的大学生,会怎么说“清早”?
生:(一本正经地说)清早!
师:那如果你是这个16岁的、没读过书的农村小姑娘,又怎么说“清早”呢?
生:(纯真、甜美地说)清早!
师:对!“清早”这两个字是歌曲的开场词,是重中之重,一下子就得鲜活地呈现出这位小姑娘的形象,表现出纯朴的眼神,散发出灵动的气质。一张嘴,作品的人物形象就要伫立在观众面前。现在带着这些感受,再演唱一遍。
(生演唱前四句)
师:好的,演唱上也俏皮了很多。你喜欢歌中这位拉羊的哥哥吗?
生:喜欢。
师:那在叫你喜欢的哥哥时,是什么语气,怎么表达呢?
生:(欣喜、甜蜜地说)哥哥!
师:这就对了。你在叫喜欢的哥哥时,从眼神上应该是欣喜、爱慕的,从语气上又是带着些娇羞的。紧接着歌词中是“啪啦啦啦啦啦啦”一连串的拟声词,我认为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它最直观地描写了酸枣掉落一地的声音。第二层,是体现出你内心的高兴。内心潜台词应该是:哎呀,我哥哥可真厉害,打下来这么多酸枣!分析到这里,你能感受到这首《崖畔上酸枣红艳艳》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内容了吗?真的是一首单纯讲述打酸枣的歌曲吗?
生:我觉得不是,歌词表面虽然在描写打酸枣,其实是用“酸枣”暗喻“哥哥”。借用酸枣的酸甜味道,表达小姑娘遇到心爱的人时欣喜又娇羞的情感,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都是甜蜜又羞涩的。
师:没错,这个小姑娘的形象不单有朴实,还有些俏、有些美、有些娇、有些甜在其中。你演唱的每一句,内心都应该填得很满,交待的故事情节也应该清晰、明确。
2.发挥想象力,营造视觉画面
师:好,人物对了。我也能感受到你有积极表达的欲望,但演唱不能仅仅依靠情绪的外放,还要在心中有感受,在眼前有画面,发挥想象力去创设情景,做到身临其境。在这首歌曲中,前两句作为开场白,起到开门见山的作用,你说一下其中都有哪些描绘景色和场景的词语?
生:清早、摘瓜、前湾、崖畔、酸枣。
师:对,短短两句歌词就明明白白地将时间、地点、人物、在干什么交待清楚了,需要你用想象力化虚为实,形成画面,传递给大家。从前奏响起,就要进入作品的情景之中,张口“清早”一个九拍的长拖腔(范唱)仿佛已经站在陕北高原上朝远距离吆喝着,入目之处就是黄沙旷野,接着要去设想清早我是从哪儿走啊?要走到哪儿?前湾在哪儿?崖畔在哪儿?酸枣在哪儿?(示范动作)这一系列过程,都是用想象力这把钥匙开启你的内心和眼睛,填充你与作品的距离,激发画面感、方向感和距离感,这样你才能够身临其境,同时将大家也带入进你眼前的画面。
(生再次演唱前四句,试图展现一种画面感)
(二)内化于心,外化于声
李琳老师在作品的理解与诠释中,注重帮助学生挖掘作品中蕴藏的潜在内容,激发学生内心情感,鼓励学生大胆运用音乐表现手段,进行音乐处理、发挥艺术创造,使作品情感表达与声音二者环环相扣、巧妙融合,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声”。
1.捕捉内心潜台词,增添声音的生动感和趣味性
(生继续演唱后四句)
谱例4
师:唱到这里,歌曲已经到了“吸睛”之处。我觉得现在唱得还有些保守,缺少感染力。歌词虽然短短四句,但你仔细体会并捕捉人物的内心语言,会发现其中隐含着许多潜台词,要去挖掘显性词背后的隐性内容。例如,“把酸枣”的“把”是显性动词,但其实隐性动词是“捡”,你要突出“捡酸枣”的动作;“放嘴边”的“放”是显性动词,但其实隐性动词是“咬”,你又要突出“咬一口”的动作。在体验这个动词的真实动作时,你的声音自然也会透出生动感和趣味性。再如,“丢了柳条篮篮”的“柳条篮”,看起来它是指姑娘丢了篮子,但其实“篮子”是暗指着姑娘的内心,遇到心爱的拉羊哥哥后好似丢了魂、失了心。你觉得呢?
生:原来如此。我最初唱的时候还对此处有些疑惑,现在终于明白了。
2.以夸张的艺术手段,展现情感变化和风格韵味
师:是的,短短四句既饱含深意又趣味横生,所以我希望你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段,敢于在旋律、节奏、力度上进行音乐处理,让层次更加分明,进而反映出情感的波动变化。这四句其实能做出多重对比效果。例如,“说”和“唱”(见谱例4中的标记):在前两句“我悄悄地走过去,把酸枣放嘴边……”(范唱)像说话一样去找说话的状态,字头夸张出来,加强语气感。后两句“酸不溜溜甜,甜不丝丝酸,害得我丢了柳条篮篮”(范唱)则更像唱的。这里出现了两次“酸不溜溜甜,甜不丝丝酸”,你认为该怎么处理呢?
生:我认为通常两句歌词一定要体现出对比感,并且这两句情感色彩不太一样,所以声音上必然会有起伏。
师:说得对,不要用蛮力,声音力度要有收有放,体现出强和弱的分明对比(见谱例4中的标记)。第一遍要弱下来,去真实地形容这份“酸甜”。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平常生活中,你对朋友形容一家餐馆特好吃(示范两种表达形式:一种强,一种弱),一定是第二种这样弱下来、静下来、悄悄的语气更让人好奇,而想要去吃这家餐馆。因此,在这句中能多弱就多弱,气声色彩明显,去刺激大家的好奇心和味蕾,使大家去思考:“哟!这得多酸呀!”嘴巴好似感受到这份酸劲儿,口水都要流下来。紧接着到第二遍,口腔再快速且充分打开,气息拉住,声音力度到达最强,向大家感叹出这份酸甜!到最后一句又要体现出一种“连”和“断”(见谱例4中的标记)的对比。在“害得”和“丢了”处(范唱),果断一点,该断的地方断得干净、利索,该连的地方大胆、自然地连,敢断敢连,才凸显出音乐情绪的对比,也反映出姑娘此时内心的不知所措和害羞。我们分析出了三种音乐对比手段,再唱一下这四句。
(生再次演唱后四句)
师:这样的演唱,才是精彩地呈现了这一段落,将人物内心的波动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提高了作品艺术性的同时,又展现出传统民歌的幽默风趣。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语言上作为字头的声母可以再夸张一些,而作为字腹、字尾的韵母的归韵去实现与哼鸣位置相统一,这样才既不损失语言的清晰度,又能呈现腔体的饱满度,寻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状态。好的,我们进入歌曲第二段,相信你现在也深深地感受了作品中浓郁的地域韵味。接下来还有一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对风格韵味的把控,请演唱第二段。
(生完整演唱第二段)
师:这一遍整体画面感和人物形象好多了,但我觉得还差点山野味,既然我们唱的是陕北民歌风格的作品,就要去凸显它的陕北韵味。众所周知,陕北人说话音调高起强收,如同喊话般。因此在这几句的润腔上,我们就可以去体会陕北人说话的方式来进行夸张处理。像“回头过前湾”的“前湾”(范唱)有个短暂的甩腔,既然是个甩腔,一定是从低到高才能够甩得起来。好似抛物线,一定是有角度才能够抛起来,演唱时要记得先摁住音调再甩上去。同样,在“寻上了”的“上”(范唱)又使用了一个大下滑音润腔,再大胆一点,给一点字头的重拍,在音调的制高点强调一下,体现出从上到下的滑落感。要注意的是,这些音乐表现一定要在呼吸张力和弹性的支持下进行,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才有头有尾,具有穿透力又尽显陕北人热情爽朗的性格,才是土色土香、原汁原味的演绎。好吗?我们试一下这两句。
(生演唱第二段前两句“摘瓜回头过前湾,寻上了我的柳条篮篮”)
师:不错,很生动,这种声音色彩与作品风格才是和谐统一的。
(三)沉浸式体验,全方位演绎
李琳老师认为声乐演唱是一项“全身心参与的艺术活动”,歌唱时的任何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都能为听众传递信息。因此,她常带动学生“沉浸式”体验作品,切身感悟人物,对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姿态等无声的语言进行构思和设计,让声音和表演互以补充、相得益彰,实现全方位演绎。
1.剖析歌词,注重表演的真实性
(生演唱第二段前四句“摘瓜回头过前湾……酸枣装了个满怀”)
师:好,停一下。对作品的表演一定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你每一丝丝的心理过程和内心体验所反映出来的,要有连续性和真实性。那在演唱这句“不知道为啥还没丢”时,你要去琢磨生活中真的不知道时是什么状态。眼神是不是会略显不聚焦,表情上应该透露着一丝丝的无辜(示范表情)。所以,演唱到“寻上柳条篮”后,你要快速酝酿一下,表情表现出“不知道”的状态,紧接着又喜笑颜开地意识到:哎呀,太好了,我能装枣了!因此,表演过程中,你的眉毛、表情、眼神、动作都是展现这个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节所在,用表演让作品所描写的情节得到证实。
2.投身角色,塑造更加鲜活的人物
(生继续演唱“我心里正喊酸……他把我的心儿搅乱”)
师:这里你换位思考一下,为什么此时姑娘心里酸,而不是嘴里酸呢?
生:我认为这里的已经完全不是酸枣的酸了,是姑娘心里感受到了爱情的酸酸甜甜,想向哥哥表达爱意却又不知道怎么表达,心里有点小纠结。
师:说得没错,表情上要表现出姑娘这时心里正乱着,不知道怎么办。接着那羊儿又叫了,把姑娘本来就乱的心情搅得更乱了。你可以略带娇嗔地指着那只羊,紧接着这句“酸不溜溜甜,甜不丝丝酸”,把这时小姑娘既心动又纠结,既欣喜又羞涩,左右为难的情绪生动地显现出来。在动作上可以设计往左再往右,也可以加上抬脚和肩膀的甩动(示范动作),表现出姑娘此时内心不知道怎么办的真实状态,就像歌词中所写都把你的心搅乱了呀!词面上没有说你爱上了他,更没有说怎么办,全靠你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肢体语言,将主人公这份矛盾的心理清楚地表现给大家,让大家一看就懂。看你能不能表演出来,放开唱!
(生演唱至歌曲结束)
师:本节课上到这儿已接近尾声,相信你可以体会到想要真正演唱好一首作品,如同雕琢一件艺术品,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本节课,我首先引导你转变为作品中的人,去“看”作品描绘的场景,去“听”作品透出的意境,去感受她的外在行为动态;然后内在情感波动、在心中领悟到歌曲的内涵和意蕴;接着再通过富有对比性的声音去抒发这份“曲情”,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烘托出作品的情绪发展与风格意蕴;最后在表演的加持下完成作品表达,期望给听众形成视、听、演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同时去感受到作品中透出的中华特色文化的深度底蕴,以及传统民歌的独有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歌唱艺术学习需要下一番苦功,仅仅学会“唱”是远远不够的。正如我的恩师金铁霖教授提出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缺哪一项都不是完整的歌唱艺术。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让演唱随心而发,让表演随情而动,去追求细致入微又栩栩如生的演唱表达,探寻属于你的声乐之路。
三、结 语
笔者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对象,对李老师倡导的歌唱理念进行了反复的学习与体会,领悟到老师所强调的“在声乐演唱中追求真实性”的含义——从技术角度,是指通过准确的身体感知来把握呼吸和共鸣;从演唱角度,是指通过真实的内心情感来再现作品的内涵。笔者希望这一心得与感悟不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是付诸实践,落实“声”中,真正将所思所感从“悟到”转变为“做到”。
笔者跟随李老师学习多年,曾经的我单纯地认为声乐学习只是唱,而老师多年来努力走在学术探索的路上,对我进行多点、多面、多元化的培养,带领我们走入广阔深邃的声乐艺术世界。我想这就是李老师在演唱中既有深度也有鲜明个性的重要源泉,也是在教学中总能辩证处理学生问题,多角度启发学生的关键原因所在。
[作者附言:本文系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项目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归置自己的力量”是指在发声时,要分清楚该用力和不该用力的部位。该用力的部位要积极对抗,不该用力的部位应充分解放,而非一团力量缠在一起。
2.“主动力量”是指腰腹扩张力量,鼻腔上吸力量,咽壁“站立”力量等。
3.“多余力量”是指喉咙、口腔、下巴等部位不必要的力量。
4.发声时,如果前口腔张开过大,会不利于喉咽腔的打开,故应注重“反张嘴”训练。即,上下嘴唇和口腔前部不要张开过大,而是将口腔后部充分张开,软腭充分抬起,舌头自然放平,喉头自然下降,似打哈欠的口腔状态。
5.“不叹不响”是指保持“叹着唱”的状态,始终让气息作为声音发出的动力,让气息走在声音的前面,不能气息未走声音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