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引航—声乐歌剧系举办2023级本科班新生引航工程活动
11月15日下午,由声乐歌剧系党总支主办、声乐歌剧系团总支承办的新生引航活动之“我的学艺之路”主题分享会在梦想剧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声乐歌剧系优秀毕业生、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女高音吴琍智作为主讲人,声乐歌剧系副教授、2023级本科班班主任李琳作为与谈人,共话学艺之路。声乐歌剧系党总支副书记屈丽芳出席活动,声乐歌剧系全体2023级本科新生参加活动,活动由声乐歌剧系本科生辅导员、团总支书记李怡凡主持。
吴琍智结合自己的学艺生涯,分享了学艺之路上的一点一滴。童年时,在家人的引导下,她开始接触家乡有名的黄梅戏,并开始学习黄梅戏和童声声乐。初中时,她怀揣梦想来到北京继续求学,凭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使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如愿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谈到大学生涯时,她秉持“生活简单,内心充盈”,极为自律的宿舍、琴房、教学楼、食堂、操场“五点一线”大学生活方式使她在学生时期持续精进、出类拔萃。
随后,吴琍智对同学们的声乐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学”——重视校内的各门课程,上好每一节课;要“练”——练歌是每天要做的事;要“思”——多了解多思考声乐作品的主题背景和内容故事;要“扬”——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她嘱咐同学们,要相信自己,不要急于求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学艺之路。
随后,在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里,与谈人李琳老师用“踏实”“沉稳”“灵动”“恬静”“淡定”来形容对吴俐智学姐的初印象,鼓励所有的新生同学们以她为标杆,认真学艺做人。李琳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如何成功推免保研”“如何获得奖学金”“如何做好日常的声乐练习”等有代表性问题与吴琍智学姐进行了探讨。吴琍智提醒同学们,学习上应该尽早设立目标,用高标准高要求对待所有学习科目,还要把学校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当作专业课去学习;在日常专业练习上,要做好案头工作,勤加思考,多向经典作品学习,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勤加练习;要学会处理紧张与放松的关系,并表示“放松也是一种练习”。两位老师对声乐学习之路的探讨金句频频,同学们掌声热烈,收获满满。
在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逐一向吴琍智学姐进行提问。吴琍智通过自己丰富的舞台经验,对同学们现场提出的关于课余时间管理和专业练习等问题,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解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2023级本科新生的肯定与期望。
党总支副书记屈丽芳对活动进行总结。她谈到,同学们来到国音学习,继续攀登艺术高峰,要保有对声乐艺术的挚爱之情、敬畏之心、求索之欲、坚韧之志,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能够真正引发思考——思考如何安排规划大学生活,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深度思考如何能成为一名德艺兼修的优秀的声乐表演人才并将中国声乐艺术的精髓魅力继承发扬。
本次新生引航活动在吴琍智演唱的《贵妃醉酒》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同学们能不忘初心,扎实做好每一件事、学好每一门课,不负青春韶华和学校的辛勤栽培,以昂扬向上的风貌,淬炼本领,锻造才干,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声乐事业而挺膺担当,努力奋斗。
学艺之路是声乐歌剧系新生引航的品牌活动,旨在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声歌系优秀学子,分享新时代国音声歌系青年崇德求艺的成长故事,加强对新生的教育,使之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调整端正的学习态度,帮助新生做好本科阶段的自我规划。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能以各位优秀学长作为青春榜样,刻苦勤勉,深耕细作,成为更好的自己,最终成为为祖国、为时代、为人民而高歌的中国声乐建设者。
吴琍智: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中国铁路文工团青年女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声乐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二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金奖、第十三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安徽赛区金奖、第六届全国音乐金钟奖北京赛区第一名、第九届以及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优秀奖(文华奖)。曾在《站台》《太行奶娘》《邓恩铭》等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参加2016年全国政协中共中央新年茶话会文艺演出,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个人专场录制,在《歌唱艺术》期刊中发表个人论文,发表原创歌曲《梦里水乡》《痴心》等作品。
来源 | 声乐歌剧系
文字 | 王梓瑜 李峙谊
图片 | 陈天阳
一审 | 屈丽芳 李怡凡